露地栽培生姜,嫩姜一般在8月份陸續(xù)采收上市,采用地膜覆蓋加小拱棚栽培生姜,嫩姜上市時間可提前到4~5月份,能補這段時間嫩姜供應的空缺,提高了生姜栽培的經(jīng)濟效益。生姜棚膜覆蓋栽培,栽種時間提前,收獲早,生姜收獲后可種一季水稻,實行水旱輪作,病蟲危害輕。同時避開了生姜病蟲害發(fā)生的高峰期,因而施用農(nóng)藥少。配合注意選地,合理施肥等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措施,即可達到無公害蔬菜要求的標準,F(xiàn)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。
1、選擇適宜的地快,深翻整地
選擇水質、大氣、土壤無污染的環(huán)境。選擇地勢稍高,土層深厚,保水力強,疏松肥沃,水源近,排水良好,無地下害蟲或地下害蟲少的地塊。栽種前1個月深翻,施生石灰60kg,腐熟有機肥2000kg,草木灰100kg,過磷酸鈣30kg,或施TBS有機復合肥40kg。
2、選擇優(yōu)良品種
選擇生長快,嫩姜外觀美,品質脆嫩,纖維少的重慶白姜和樂山白姜。
3、選擇無病種姜,進行防病處理
選擇無病、無損傷的較大姜塊作種姜,每塊重100g左右,具有1~2個壯芽,曬白口后用40%福爾馬林100倍液浸6小時,在悶6小時后,用草木灰蘸傷口,以防姜瘟病。凡肉質變色、有水漬狀、表皮易脫落的姜塊已感病,不能作種姜使用。種姜可不進行催芽。
4、選擇適當?shù)脑灾卜绞剑m時栽播
2月上、中旬定植,栽植前施足基肥,每667m2施腐熟人畜糞便5000kg,草木灰100kg,過磷酸鈣20kg,或施TBS有機復合肥50kg,兌水適量,施于定植溝內(nèi)。早熟栽培生長時間短,生長量較小,栽植密度應比常規(guī)栽培大。栽植方式有兩種。
(1)埂子姜 按1.3m開廂,橫向開溝作埂,埂高35cm,溝底寬13cm,埂底寬27cm,埂面寬15cm,株距15cm。每667m2栽種10000株左右。擺放好經(jīng)過處理的種姜塊后蓋土5cm。
(2)平畦姜 按1.3m開廂,起表土15~20cm后形成定植槽,橫向成行,行距30cm,株距15cm,每667m2栽種14800株左右。擺放好經(jīng)過處理的種姜塊后覆表土5~15厘米。
根據(jù)上市時間和品質要求,選擇一種栽植方式。埂子姜生長時間稍長,根莖較長,較肥大,品質好;平畦姜生長時間短,收獲上市更早,但根莖較瘦小。
5、覆蓋地膜和小拱膜
栽植完畢后及時覆蓋上地膜,然后加小拱棚。小拱棚用竹片作拱架,覆蓋2~3絲的塑料薄膜。膜的四周用土壓嚴、壓實,以利于保溫、保濕。
6、加強田間管理
(1)揭膜 定植后,當姜苗出土頂膜時,揭去地膜,保留小拱棚。以后氣溫逐漸升高,要注意小拱棚的通風,晝揭夜蓋,以防燒苗或徒長。當夜間溫度升高至17℃以上后,撤去棚膜。
(2)培土 結合施肥、中耕和除草進行。平畦姜栽植時蓋土較厚,生長時間短,可不培土或少量培土。埂子姜應培土4~5次,用鏟刀將姜埂泥逐步鏟入溝內(nèi),**后使姜埂變?yōu)榻獪,姜溝變(yōu)榻 ?BR> (3)追肥 苗出齊后每667m2施腐熟糞水1000kg或TBS有機復合肥10kg,20天后可再施一次。噴施葉面肥0.2%磷酸二氫鉀,每隔15天一次。施肥應以基肥為主,**后一次追肥必須在收獲前30天進行。
(4)灌溉和排水 春季干旱較嚴重,應注意及時灌水,保持土壤濕潤。4月份后雨水較多,應注意排水,以防積水使姜的根莖腐爛。
(5)病蟲害防治 發(fā)現(xiàn)姜溫病株,及時拔除,病窩內(nèi)撒石灰,或灌藥,可采用5%漂白粉液、或72%農(nóng)用硫酸鏈霉素3000倍液灌病窩,以防病害蔓延。采用高效低毒、地殘留殺蟲劑防治地下害蟲。螻蛄防治可采用90%敵白蟲30倍液與麥麩、米糠或碎玉米;旌现谱鞯亩攫D誘殺,也可采用敵敵畏1000倍液噴灑或灌殺。地老虎防治可采用鮮菜葉與糖、醋、酒及敵白蟲拌和的毒餌誘殺,也可采用5%抑太保乳油灌殺,或2.5%溴氰菊脂2000倍液噴施。嚴禁施用高毒、高殘留農(nóng)藥。收獲前10天嚴禁施用任何農(nóng)藥。
7、適時采收
嫩姜可在4月中旬至6月采收上市。栽植密度大應早采收,密度小可稍晚采收。每窩姜達到地面3根苗,地下2個分枝,長15~20cm,并充分膨大時方可采收。早采收,產(chǎn)量低,但價格高,反之產(chǎn)量高,但越晚,嫩姜的價格越低。應根據(jù)栽植密度和市場價格適時采收,以獲得較高的經(jīng)濟效益。采收時除去葉梗、泥土,清洗整形后,進行包裝,避免裝運過程中遭碰傷、受污染。